低价陷阱之一:公摊面积也算钱 专家说,有些装修公司为迎合部分消费者“价格首选”的心理,推出“底价装修”的花招。结果,装修公司不是偷工减料,就是“低开高走”,中途追加费用。砌墙,加钱!水电布线,加钱! 公摊面积也算钱,一套多了近万元! 业主王先生称,看到长沙某装饰的广告上写着“38800元装修100平方米,388元/平方米套餐装新家”,抱着能省钱的心态与该公司首席设计师交流。然而,通过王先生抄下的账目清单,可以发现该装修公司所承诺的388元/平方米的套餐并不是按房屋室内面积核算,而是以建筑面积为准。而装修行业的行规,装修面积都是按照实际实用面积来进行核算,也就是俗称的去公摊后的实际面积。王先生表示,97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要比75平方米的室内面积整整大了22平方米,按388元/平方米来算,就要为自己住不到的公摊面积多付8536元。因此,准备装修的消费者在程序上还应“先选公司,再看报价”,这才是合理、安全的做法。 低价陷阱之二:低开高走,材料升级忙 签订装修合同一定要细化。即便在示范合同中,不同的选项所代表的责任差别很大,装修公司往往该选的不选,该约定的不约定。许多消费者只注意在装修合同正本中约定预算总额的多少,忽视在附件中对材料产地、规格、价格作细分,这其实正中了装修公司的下怀。 “在装修公司的低价套餐内,只包含极其普通的材料,想要更好的材料则要加钱。虽然其宣传手册中提及“工程采购价格比从终端门店采购价格要低20%-50%”,而细细比较就会发现,综合来看,他们采购的价格要比自己去市面上谈下来的价格贵出不少。“王先生如是说。 笔者就此事向业内人士进行了咨询,某产品负责人表示,只有部分低端产品与该装饰公司有合作,该装修公司展示的另外一些产品其实是没有签订合同,自然也就无法享受协议中的折扣。 低价陷阱之三:不含基础项目,增项迭出 “按照宣传上388元/平方米,我的室内面积75平方米只需要29100元,但设计师估算了一下需要69110元,整整多出了40010元,按室内面积折算每平方米单价达到了921元。”王先生很感慨地说。 原来388元/平方米套餐竟不包含水电预算、砌墙抹灰、地面找平、管道防水等基础项目,如果想要整套装修完成,价格则远远超过套餐价。 王先生向笔者展示了一份清单,笔者在这份清单上看到,套餐里提供的材料数量,大如门、橱柜、洁具、等,小如开关、插座等,都远小于一套房子所需的基本数量,而比套餐多出来的部分则需另外收费了。 合同签订细节为王 维权索赔证据是关键 诸如王先生类似的装修问题,消费者索赔的关键,还得看证据。譬如,对于普遍存在的偷工减料,签订装修合同时,可以约定若施工项目所用材料不合格,则此项施工费用,包括材料费应从总价款中扣除;已付款的,应由装修公司退回。也可以约定如果某个施工项目因施工不规范造成部分工程不合格,如部分墙砖脱落或部分墙面起泡等,则应按不合格部分占此项目的比例,扣除此项目的价款。一旦合同中没有约定,消费者要求装修方赔偿实际损失,就得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。至于主张材料假劣或者工程瑕疵,还得请专门机构鉴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