进入9月份,市场也开始热闹起来,商家为即将到来的旺季积极筹备着。记者了解到,即日起至10月中旬,将迎来家居市场的“优惠季”,从装饰公司到建材卖场,从家具商场到软装店,都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。“特价季、周年店庆、国庆优惠、中秋专场……”然而其中有多少真优惠?又有多少仅仅只是噱头呢? 扎堆促销形成“优惠季” 早在8月,装饰市场就打响了家居年度大戏的第一枪。 就在装饰公司促销活动频出的同时,建材商家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让利活动。 家具卖场方面也不甘示弱,规模采购让利消费者优惠不少。 一提起促销,所有人都会将其与“降价”、“让利”联系到一起。但在促销季节,想买便宜货并不容易。年初以来,家装材料价格、人工一直上涨,让准备装修的业主望而却步,想再等等。下半年建材价格涨幅在5%~10%之间,木板、瓷砖、水泥等原材料价格目前均有所上涨。 而9月份开始,进入装修旺季,工人极度紧张,加上部分工人提前返乡,工资只能涨不能降,优惠更显得不可能。 人工比较难优惠,但装饰公司可以利用规模采购的方式让利消费者。如,近期将要陆续举办的顶固衣柜、联邦家居等团购活动,通过大批量购买,达到降价目的。 期盼市场价格保持透明 同样的商品上周是5折,这周就是特价。面对如此众多的促销方式,消费者不禁自问:这商品的底价究竟是多少?究其原因,不过是“价格不透明,信息不对称”,特别是在隔行如隔山的家装行业中。家居一卖场负责人对价格却有自己的一番看法,他低调地告诉记者,“市场标价有时候是满足顾客的心理需要,顾客买东西买的不是便宜,而是以为自己占了便宜,所以商家也愿意‘高报价,低成交’。” 链接:起底四大促销陷阱 你是否曾冲着优惠而去,最后却失望而归?你是否曾遇到,“虽说有超过100种商品减价,但逛了一大圈,自己想买的单人沙发、书柜都只是常规的9折”?你是否曾发现,“这次促销中,一些减价商品都是过时货,都不适合我,促销‘雷声大雨点小’”?促销陷阱,你遇到过几个? 一:折扣诱人,价格不低 有的店家商品要换季,打出了3折左右的超低折扣。实际上,一些卖场,一年可打2-4次“2-3折的超低折扣”,虽让人心动不已,但由于频率太高,就算是2-3折也只是常规折扣而已。 有的卖场会打出“全场最低折扣”,而且,商家会信誓旦旦地告诉你,这绝对是开店以来的最低折扣,但大家应该注意的是,最低折扣并不等同于最低价格。 不过,像皮沙发之类的家具,在清样的时候购买还是比较划算的,“买新品,还不如买样品,样品沙发的质量是最好的 二:差价返还门槛高 有的卖场提出了“差价返还”概念,但是,即使你选择的某种商品买贵了,要真正获得差价返还其实并不容易。 因为“差价返还”,必须有真凭实据,就是同样商品的发票。比如,你已经买了1套沙发,难道还会为了差价再买一套一样的商品吗?如果只是单纯去商场询价,那得到的价格一般是比购买的价格高,而且也没有凭证。 三:特价品是水中月 某些新卖场开业当天的特价商品特别多,广告宣传上甚至有低于2折的商品。不过,很多到场的消费者却非常失望。不少商品如“水中月”,永远也捞不到。一问之下,才知道,原来特价品少得可怜,只有5套或10套,除非排个前三名,否则没戏。 还有,不少低折扣产品是有附带条件的,比如说,某地板推出一款特价商品,原价299元,特价99元,不过买满30平方米后才可以享受99元/平方米的特价优惠。假如买50平方米,算下来平均219元/m 2,最多也只有7折左右的优惠。 经常会遇见销售人员仓促地催你买单,“现在搞活动,活动剩余的时间只剩今天了。”现场海报也标出“促销优惠限周末2天”。实际上,即使再过一周来买,销售人员也可以在经理那里申请到这一折扣。所以挑装饰材料、家装公司,不用着急,可以慢慢选。 |